芝麻的起源
  发表时间:2023-2-16  浏览次数:31

很多人对芝麻并不陌生,以前在北方的农村广泛种植,近些年则慢慢变少,多存在于一些田间地头。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东西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。其实芝麻这个词语出现得并不悠久,南宋时期开始出现。明清时,一些诗词和小说中喜欢用芝麻写文章,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在自己带有自传意味的小说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回中这样写: 他吃烧饼时,虽然吃的十分小心,那饼上的芝麻,总不免有些掉在桌上。宋朝人写诗时也会将芝麻写进去,比如在宋伯仁押麻韵的五言律诗《村市》中这样写:山暗风屯雨,溪浑水浴沙;小桥通古寺,疏柳纳残鸦;苜蓿重沽酒,芝麻旋点茶;愿人长似旧,岁岁插桃花。

在宋朝以前的诗词中,芝麻这个词语从未出现。这就让我们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,难道宋朝以前没有吗?仔细斟酌的话,这是不可能的,宋朝以前当然是存在的,但并不叫芝麻,大多叫胡麻,要不然是脂麻。比如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在《抱朴子·仙药》中记载:巨胜一名胡麻,饵服之不老,耐风湿补衰老也。

多数人认为我国原产作物中是没有芝麻的,芝麻是个外来品种,这同时也是为什么名字带“胡”的原因。而我们也知道,但凡是作物中带“胡”字的,大多都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,芝麻也不例外。但这里面却是有疑点的,而且疑点还不少。

芝麻起源于外国的缘由非常多,东汉末年,经学家、南安太守刘熙在《释名》里这样说:胡饼之作大漫冱也,亦言以胡麻著上也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人们在做胡饼时,上面要撒胡麻。这说明早在汉朝时,我国已经开始种植,而多数人也认为芝麻也正是那个时候传入古代中国的,北魏末年,贾思勰在《齐民要术·卷二·胡麻第十三》中开篇就说:张骞外国得胡麻。今俗人呼为“乌麻”者,非也。但这句话前面其实还有两个字,莫名其妙的带了个《汉书》,而班固的《汉书》中是没有写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麻的。后世人多采用了张骞出使而带回的说法,宋朝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: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,故名胡麻。南宋最后一名词人张炎在《词源》中这样解释芝麻:相传汉张骞得其种于西域,故名。

他在这里用了“相传”,而不是说从什么史料中引用的,这说明他对这件事是存有疑虑的。于是,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古代是有这种植物的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:胡麻,一名巨胜,生川泽。

作为第一部医学专著,《神农本草经》号称成书年代非常早,甚至早到了三皇五帝时期,其实并不是的,《神农本草经》不过是东汉时期人假托神农之名的作品,在东汉时,早已经传入当时的古代中国了,用这个做为反驳材料是没有权威性的。那这个生川泽又被人觉得是野生芝麻,要知道张骞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使的西域,到了东汉时期,有种子散落山野间也是说得通的。

所以,起源地应该不在当时的汉朝国内,汉朝时被张骞带了进来。但我们查遍资料,并不能找到具体是从什么地方带来的,假如能找到这方面的资料,将会对古代中国有没有芝麻起源佐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因为古代地理和现代地理有很大的差别。可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,我们的芝麻只能算成是被外面带回。